牡丹皮、赤芍、白芍散瘀止疼功效差异的比较
一、概述
1、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凉血清热、活血化瘀的功能[1]。据文献资料报道,从牡丹皮中分离到的成分较多,但主要成分为酚及酚苷类、单萜及其苷类,其他还有三萜甾醇及其苷类、黄酮、有机酸、 香豆素等[4]。其中,酚及酚苷类是含量较高的一类化合物,主要是以丹皮酚为母核所衍生的一系列苷类化合物[5],丹皮酚是牡丹皮主要活性成分,为其主要提取物。单萜及其苷类化合物是主要化合物,目前已分离到近20个该类化合物。该类化合 物主要是芍药苷元及其类似物与葡萄糖缩合而成的单萜苷类,葡 萄糖上还可以连接苯甲酰基和没食子酰基。
《本草纲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得配本草》: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盖肾恶燥,燥则水不归元,宜用辛以润之,凉以清之,丹皮为力;肾欲坚,以火伤之则不坚,宜从其性以补之,川柏为使。
芍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该属植物种类繁多,世界上约有35种。芍药名称,初载本经,自陶弘景开始,分为白芍药和赤芍药两种关于芍药化学成分的报道最早见于1963年,Shibata等人从芍药的根中分离得到了芍药苷,一种具有旅烷结构的单菇苷,这是芍药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中医用白芍治疗头晕、肢体痉挛、月经不调和自汗等症状;赤芍用于活血化瘀、清热凉血[6]。白芍、赤芍中医功能主治上的异同在多部中医著作中均有论述,如《本草求真》曰: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本草备要》曰:赤芍主治略同白芍,尤能泻 肝火,散恶血,治腹痛坚积,血痹疝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能行血中之滞。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谓: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其味苦,性 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镇痛之功效[7]。赤芍中主含单萜苷类、酚酸类、三萜类成分,其中单萜苷类和酚类化合物为其药效主成分。其中单萜及单萜苷类是目前为止分离到的最多的一类化合物,也是活性研究最多的一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单萜苷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抗肿瘤、神经保护、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及心血管保护(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骨质酥松等活性。除了单萜苷类化合物外,酚类中的丹皮酚类及芪类也是研究较多的主要的活性成分,尤其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糖尿病、保肝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本草求真》:赤则能于血中活滞,用此则能活血逐痛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