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行”:颜元的实践育人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12 05:03

“习行”:颜元的实践育人思想研究综述

摘要: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颜学诸多问题的研究日臻成熟,但关于颜元习行观的专题研究成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将对近年来有关颜元“习行”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作一总结和述评,对“习行”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颜元教育思想之成因、特点、评价进行分点阐述,总结得出“习行”教育思想是在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因素三者影响下物化习得的,“习行”教育思想的特点与颜元自身的教育哲学观有着紧密联系的结论。在本文最后,笔者基于不同时代、社会各界对颜元“习行”教育思想的评价,提出探究颜元之“习行”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对其教学方法体系的全面了解且于当的教学方法改革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展望和启发。

关键词:颜元; 习行; 启示;综述

一、文献综述

颜元(1635-1740年),字浑然,号习斋, 直隶省博野县(今河北省博野县)人,中国17世纪杰出的哲学家、进步的启蒙思想家和平民教育家,明清之际反理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众多学生,他的“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经世致用教育观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习行”的概念界定与“颜李学派”的阐释

(一)“习行”的界定

李塨云:“lsquo;习rsquo;,重也,学而又学也。”[1](p493)可见“习”即练习,“行”即实行,“习行”就是指通过练习、实践进行教学的方法。遍考其论著我们发现,对“习行”教学法颜元多有论述,他曾概曰:学而必行,习而必行:“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工夫,不可向言语、文字上著力;”[2](p493)那种“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 ”之教学,则“皆无用也。”[3](p376)以他之见,“习行”应当贯彻于教学之诸多环节。具体而言,一是读书要“习行 ”——“读书无他道,只须在lsquo;行rsquo;字著力;”[4](p493)读书时,仅仅口会说、笔会做,是无济于事的,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譬如欲知礼乐,任读几百遍,讲问、思辩几十次“总不算知”必须亲自“习行 ”一番,“方知礼乐是如此。”[5](p493)这一观点在《颜元“习行”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也有体现:作者宋猛指出颜元倡导“习行”教育观念,更加重视亲身参与社会实践。[6]二是思索时要 “习行 ”。颜元说过,心上思、口上讲、书上见,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三是授课时要“习行”:“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hellip;hellip;而垂意于lsquo;习之一字,使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谈者一二,加功于lsquo;习行rsquo;者八九”[7](p376)只有“习行 ”,教学方可得事半功倍之实效。四是讲学论道时更离不开“习行。”颜元云“人之为学,心中思想,口中谈论,尽有千百义理,不如身行一理之实也。”[8]戴晓刚也在《颜元之“习行”教学法》中指出实现“习行”的途径大致有二:一是习礼、习乐等 (即学习基础知识 ),二是劳动(参加社会实践)。[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