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背景和意义: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集中,具有完备的生产生活功能,房屋建筑和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自然村或行政村。这些村寨不仅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拥有保存良好的生态体系,集中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精神与劳动智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价值。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遭到“建设性、开发性与旅游性”的多重影响,加之政府对这些村寨的投资有限、管理不到位、过度开发等多种原因,一些特色村寨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身的价值受到极大的影响,加快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已迫在眉睫。
2009年9月8日,国家民委与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项目。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规划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当中。2017年2月28日,贵州省省民宗委副主任徐飞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通过《贵州省“十三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战略性导向,是村落保护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贵州省雷山县麻料村位于雷山县西江镇东北部,距西江千户苗寨车程约20分钟,全村自明朝开始世代以银饰加工为生,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西江千户苗寨的银饰产品,大部分来自麻料村。
麻料村平均海拔970米,山水田林村景观风貌好,村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整洁,空气清新,文化底蕴深厚。该村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但是随着旅游业的推动,该村也面领着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发展和物质环境衰败等一系列问题。
-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以麻料村为例,探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特色村镇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改造的规划技术。立足典型地域的气候、地形、文化、遗产、资源等环境基础,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探索集成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和利用方式,包括规划层面的特色基因的凝练、整体巷机理保护;建筑层面的传统民居建筑功能优化提升、室内环境绿色宜居性能提升等的关键技术。
-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麻料村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几个关键词,“山”“苗”“古”“银”。它是一个山地聚落,也是苗族村落,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因精湛的银饰制作工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村”。
在地理区位上,从宏观来看,麻料村所在的雷山县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观尺度上,麻料村位于西江镇东北角,距离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只有15公里,他也是千户苗寨银饰产品的供应方之一,银饰闻名、产业突出,但要强调的是,在它的周边还有两处“银匠村”,所以与周边村落存在同质化竞争;微观尺度上,麻料村三面环山,有一乌香河,自然环境优越,但也因为位置偏远,有山体阻隔,因此出入不便。
麻料村平均海拔约970米,地表覆盖以林地为主,耕地少质量较差。对外交通依靠穿越村域的县道,同时,2019年西江镇初步规划了“一带一路”旅游产业道路,麻料村是其末端节点。
人口规模上,麻料村由4个自然寨组成,人口主要为苗族,与其他村落一样存在老龄化问题。外出打工和银饰加工经营是麻料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旅游业就业人口比例仅占7%,;银饰产业的组织现有4种模式,有传统的统一订单批发式,也有依托旅游业的门店式零售、作坊体验式生产 零售,新型的网络订单式利润和市场双优,但尚待进一步开发。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