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白鹿原》叙事艺术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2023-10-24 10: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态势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陈忠实的《白鹿原》和巴金的《家》作为家族叙事文学的代表,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大多是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如长子形象、女性形象),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家”地位的历史变迁,作品的主题思想比较等,缺少对其叙事艺术的比较分析。

1.《白鹿原》的叙事艺术研究

(1)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的运用。雷达《废墟上的精魂》写到“在阅读《白鹿原》的整个过程中我强烈感到,原先的陈忠实不见了,一个陌生的大智若愚的陈忠实站到了面前”,连思齐也在《陌生化的时间》中论述到“作者通过对lsquo;时间变形rsquo;娴熟巧妙的运用实现了叙事lsquo;陌生化rsquo;的多方突破 ”;

(2)叙事方式对传统的突破,以及叙事过程的曲折性。蒋济永在论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断裂》提到了《白鹿原》“在叙事方式上,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是“写实性与传奇性的结合体”;段建军在《创造奇美的话语世界》一文中指出《白鹿原》采用了文牵歧路的叙事方式,在叙述中创造曲折与坎坷;

(3)叙事节奏的复调合奏。段建军文章《白鹿原的复调叙事艺术》中谈到《白鹿原》以“做好人”、“行世事”两点复调合奏揭秘中国传统文化;

(4)叙事时间策略的多重应用。吴娟在论文《叙事时间的艺术——论白鹿原史诗性的叙事策略》中提出观点《白鹿原》使用了“闪回、闪前、概述、省略、多次叙述等各种叙事时间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