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源、经济与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在阐释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及耦合协调度、脱钩效应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协调关系测度、脱钩效应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湖北省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脱钩效应;统计实证分析;湖北省
1.1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涵盖了能源开发利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而经济发展又会促进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
同时,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1.2耦合协调度耦合协调度是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程度。
在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耦合协调度反映了能源开发利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程度,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1.3脱钩效应脱钩效应是指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和环境的污染。
脱钩效应是衡量区域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指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