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综述:
- 1研究现状:
对近三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AS(Ateriosclerosis AS,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择要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早期AS动物模型研究方法主要有根据AS 形成的脂质代谢紊乱学说,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根据内皮损伤学说,采用机械损伤法;根据炎症反应损伤学说,采用免疫损伤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高脂饲养法优点是接近人类饮食习惯,造成的模型较接近人类病变操作简单,缺点是造模周期相对较长,模型成功率低。机械损伤法建模具有成模快以及AS 部位明确的优点,缺点是手术技术要求极高,术后易感染等,对动物损害较大,造模成功率同样受到影响。免疫损伤法为我们研究AS模型提供新的方向,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寻找AS的病因,此种方法制造的病变模型形成较快易于制作,但这种方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克与解决[1-4]。目前常用的应用于AS实验的动物有鹌鹑、大鼠、小鼠、豚鼠、兔和小型猪等。鹌鹑模型用于AS的研究虽已比较广泛,但由于鹌鹑属于禽类,它的局部解剖学与人类不同,而且鹌鹑模型只能模拟人早期脂肪斑块的形成过程,其后的纤维帽破裂等导致AS病发的关键步骤并不能模拟出来,所以用鹌鹑模型来模拟AS的发病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鼠具有自发性抗AS形成的特性,而且大鼠没有胆囊,对外源性胆固醇吸收率低,难以导致AS病变,因此大鼠AS的理想模型还有待探索。家兔需高脂饲料喂养配合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小型猪的系统发育与饮食结构类似于人,可自发地产生AS,是研究AS的理想实验模型,但是由于购买和维持费用昂贵,难以作为模型使用。ApoE 基因敲除的纯合小鼠( ApoE-/-)可正常存活和繁殖,当给予适当的高脂饮食时,可导致各种高脂蛋白血症,所以我们实验采用ApoE-/-小鼠来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期获得能得以广泛应用的模型[5-7]。
1.2动脉粥样硬化 :
AS是动脉硬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基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简称斑块,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大、中型肌弹力型动脉,最终导致它们的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使这些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8]。
1.3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导致的老年多发性疾病,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和上升趋势。在众多的发病因素中,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与其关系最为密切。而载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对脂质的运输和代谢发挥主要作用[9-11]。因此,ApoE 在AS 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些研究[12]认为ApoE具有抗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有如下几方面:
(1)ApoE能增加外周细胞胆固醇流出及血浆中含胆固醇脂蛋白的清除;
- ApoE可抑制细胞信号传导及防止细胞进入G1期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SMC)迁移和增殖;
- ApoE能激活NO合酶,刺激血小板产生足够的NO释出胞外,抑制血小板聚集;
- ApoE 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达到抑制白介素2(IL-2)的产生及淋巴细胞的增殖;
- ApoE 抑制脂蛋白氧化,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氧化型极低密度脂蛋白(OX-VLDL)等的形成,从而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而泡沫细胞的形成正是AS主要病理改变之一。
有研究发现,即便是喂食普通饲料,apoE-/-小鼠的动脉壁也会形成纤维斑块,如喂食高脂饲料,则会加速AS的形成[13]。
1.4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ApoE 基因敲除的纯合小鼠可正常存活和繁殖,当给予适当的高脂饮食时,可导致各种高脂蛋白血症[14]。以ApoE基因敲除小鼠为材料,通过高脂饲料喂养,成功诱导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小鼠模型,便可为下游的药物筛选、基因治疗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体内研究提供理想的试验材料。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