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多糖对于皮肤损伤的干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2 07: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

由于紫外线能够穿过表皮到达真上皮层,从而引起DNA损伤和氧化应激,因此紫外线被认为是阳光中对皮肤最有害的成分,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会导致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1]

紫外线辐射是光谱的不可见部分,其波长介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由紫外线辐射诱发的皮肤癌的许多遗传因素已经得到了确认,研究已经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易受紫外线诱发的皮肤癌的影响。因为紫外线会激活皮肤免疫系统,从而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炎症反应。抵御紫外线辐射的第一道防御机制是黑色素(一种表皮色素)和皮肤吸收紫外线的色素,它们可以将紫外线作为热量散发。而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表面死亡受体(例如Fas)可以对UV诱导的损伤作出反应并引发细胞凋亡,以避免恶性转化。[2]

在太阳紫外线(UV)辐射中,UVB尤其对表皮基底细胞层具有损伤作用,可诱导皮肤发生皱纹形成,表皮增厚,基质大分子降解,血管化和免疫抑制等变化。[3]这样由紫外线照射所引起的皮肤老化被称为皮肤光老化,经UV照射会导致有活性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过度表达,真皮细胞外基质成分,如胶原蛋白等,会被降解,进而导致皮肤光老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伤口愈合、皮肤光老化和癌变等严重病理过程中参与细胞外基质结构重构。由表皮角化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分泌的重组金属蛋白酶诱导破坏胶原蛋白是皮肤老化的直接原因。[3]

目前对于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防晒霜、抗氧化剂和消炎制剂等,对于皮肤光老化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热点话题。并且与原有的临床药物相比,中药具有作用稳定、毒副作用小的天然优势,[4]因此对于抗皮肤光老化的中药研制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最近已有文献将具有抗炎作用的天然药物用于皮肤光老化的防治,而茯苓是中国传统中草药和营养食品中使用的药用真菌,它作为传统中药材的适应症包括慢性胃炎、水肿、肾病和急性胃肠粘膜炎等。茯苓多糖是茯苓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近代临床及药理研究已表明茯苓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良好的抗肿瘤、抗凋亡活性。[5]

本研究旨在探究茯苓多糖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损伤的干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食药用菌新型美容护肤产品的研发奠定理论依据。

二. 拟解决问题

本研究旨在以茯苓多糖干预紫外皮肤损伤模型小鼠,应用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技术,通过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所得组织切片,研究茯苓多糖对UV照射条件下小鼠皮肤损伤的干预作用和分子机制。

三.主要研究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