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引言
自从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H.Gleiter教授提出了纳米晶体材料的概念并首次获得人工制备的纳米晶体以来,世界各国材料科学家竞相开展对这种新材料的研究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纳米晶体材料独特的结构特征(含有大量的内界面)为深入研究固体内界面结构与性能提供的良好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纳米晶体材料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理化及力学性能,从而为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发展新一代高性能材料创造了条件[1]。
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一直是纳米晶体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的制备方法包括金属蒸发凝聚-原位冷压成型法[2]、机械研磨法[3]、非晶晶化法[4]、电解沉积法[5]等。这些制备方法按照其界面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类:外压力合成、沉积合成、相变界面形成三类,针对不同的用途,这三类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2.纳米晶体材料制备技术
2.1惰性气体冷凝法
惰性气体冷凝法又叫做金属蒸发凝聚-原位冷压成型法。其装置主要由蒸发源、液氮冷却的纳米微粉收集系统、刮落输运系统和原位加压成型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其制备过程是:将材料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蒸发,蒸发出来的金属原子与惰性气体碰撞后动能降低,通过热对流输运到液氮冷却的旋转冷底板的表面,形成疏松粉末,收集后的粉末在高真空中(10 -1~10-6Pa)冷压制成块状材料[6]。
图1 惰性气体冷凝装置示意图
目前,利用该方法已经制备出多种纳米晶体材料。其优点是:适用范围广,粉粒表面干净。但是,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固体纳米晶体材料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缺陷,如杂质、孔隙等,其致密度只有粗晶材料的75%~90%,并且产量比较低[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