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种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重大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需求不断增加,如超高层建筑、大深度地下构筑物、跨海大桥、 海上采油平台、海中城市、核反应堆、有毒有害废物处置与处理工程等[1]。
这些大型建筑工程要求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水泥是混凝土的核心原料,混凝土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水泥性能提升的支持,近年出现的高性能混凝土(HPC)技术也对水泥提出了新的要求。
混凝土高性能的关键技术途径是高效减水剂作用下的低水灰比和以硅粉、磨细矿渣粉、磨细粉煤灰等为主要材料的矿物超细粉。
在混凝土的组分中,水泥是唯一的活性组分,矿物质微粉须在水泥水化产物的激发下才能表现出活性,水泥水化产物是产生强度的基本结构。
水泥强度与砼强度的关系见保罗米(Bolomy)公式[3]:R砼=A R永泥(C/WB)(其中R砼与R水泥分别是同龄期砼及水泥的强度,C/W是水灰比, A、B是常数)尽管高效减水剂与矿物微粉改善了水泥的水化产物和水泥石与集料界面的微观结构,但并不能简单认为高性能砼的性能是矿物质微粉赋予的。
水泥的实际强度、化学矿物组成、颗粒级配与形状等性能指标对高性能混凝土有着决定意义。
在21世纪,水泥仍将是我国及整个人类社会最主要的建筑材料。
我国水泥年产量已超过23亿吨,其中经高温专门烧制的水泥熟料近20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1/2以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