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调制和解调技术也在不断向前进步。包络检测技术在地震监测,自动增益控制,医疗血压评估和超声信号分析等场合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无线电通信是通过空间辐射方式传送信号的,由电磁波理论可以知道,天线尺寸与辐射信号波长成正比,信号才能有效地辐射,也即传送的信号频率越高,所需天线就越短[16]。将待传输的低频信号托附到高频振荡上的过程,就称为调制。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来自各方的干扰和噪声。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的过程就称为解调[17],也称为检波。
在以前的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模拟电路来搭建解调模块,和现代数字化解调相比,它的电路设计有很多困难,占地面积大,调试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多,而且受现实环境影响,在选择器件时各模块很可能不相符,所以实现的可能性很低。这就会使数字信号接收不良,数字通信的优势不能全部展现出来,使得数字通信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而在全数字化的解调中,通过软件编程,模拟各解调单元和器件解调的全过程,简单精确且易于实现。这种方式具有下列特点[1]:
① 电路的组成比较浅显易懂,且方便调试;
② 通过应用合适的解调算法,可以使接收达到最好状态;
③ 有利于模块的高密度集成和批量生产[2]。
对于振幅调制信号,解调就是从它的幅度变化上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振幅解调方法可分为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两大类。包络检波是指解调器输出电压与输入已调波的包络成正比的检波方法,由于AM信号的包络与调制信号呈线性关系,因此包络检波只适用于AM波[15]。
针对AM信号,前人提出了许多数字包络检测算法。
如异步半波包络检测(Asynchronous half-wave envelope detection),它的原理和模拟信号处理中的二极管包络检测的原理类似[4],通过设置阈值比较的算法代替实际情况中的二极管,完成数字信号的半波整流的过程。该算法的优势就在于它极易实现,程序复杂度有限,但劣势也很明显,这个算法没有去噪手段,对信噪比的要求极高,应用环境受限,很难满足现阶段众多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的需求。
异步全波包络检测(Asynchronous full-wave envelope detection),即利用计算绝对值的算法进行全波整流后对信号进行低通滤波,设计简洁,易于实现,性能优于异步半波包络检测。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