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社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文献综述

 2024-06-01 10:06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区工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社区社会工作人员作为社区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水平。

为了促进社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绩效考核、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社区社会工作伦理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指标体系构建、考核方法选择以及结果运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探讨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绩效考核;考核体系;指标体系;考核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为了更好地进行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一)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其与既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工作绩效的优劣程度,并为下一步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理念和行为准则,它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行为。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主要包括:服务对象自决权、社会正义、个人尊严与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和胜任力等。


(三)社区社会工作伦理社区社会工作伦理是指在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在社区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社区社会工作伦理主要包括:尊重社区居民、维护社区利益、促进社区发展、坚持专业伦理等。

二、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概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体系构建方面
部分学者如陈晓娟和彭勃(2020)在“新时代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中指出,新时代社区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党建引领、问题导向、分类分级、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从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四个维度构建考核指标体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