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消解对废水生化处理剩余污泥减量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0 08:02

目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作为建立在环境自净作用基础上的人工强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1],伴随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体积虽只占总处理水量的0.3%-0.7%,但其处理费用却占到了污水处理厂基建运营费用的40%-60%[2]。

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与地区,随着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加大和处理工艺的不断提高,剩余污泥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其处理与处置已成为限制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3-4]。

剩余污泥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及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可高达80%以上),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

由于剩余污泥容量大、稳定性差、易腐败、有恶臭,若不妥善处理,很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农田作物造成二次污染[5-6]。

胞外聚合物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是污泥颗粒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EPS是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用于自我保护而相互黏附形成的天然有机物,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两者约占EPS总量的70%-80%。

EPS包裹污泥颗粒内的水分及其他有机物,造成活性污泥颗粒难于脱水降解。

[7]目前,微生物菌剂应用于剩余污泥减量领域的研究也已逐步开展,微生物菌剂降解剩余污泥是利用培育和接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

本课题主要筛选污泥高效降解菌株、最适添加比例及其应用效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筛选具有污泥减量化效果菌株,经过污泥适应性的定向驯化,再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优化菌株培养条件,不断提高菌株的功能性,同时考察化学强化等手段对生物降解菌的增效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