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1烷基糖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烷基糖苷的类型
烷基糖苷(APG),是天然的高表面活性和高生物降解性的一种环保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工业化生产[1]。烷基糖苷绿色环保,性能优越,用途广泛,传统的烷基糖苷有醇醚型糖苷,十二烷基糖苷,辛基糖苷等。但随着APG研究的深入,发现部分长链烷基糖苷亲水性差,在水中溶解度小,限制了烷基糖苷的使用,因此对烷基糖苷进行改性,通过引进铵盐、磺基琥珀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类等功能性基团以获得性能更加优良的产品,拓宽其使用的领域,成为APG发展的大趋势[2,3] 。
1.1.2烷基糖苷制备工艺与改进
糖苷化的反应机理可分为两步,首先是糖的苷羟基氧原子受催化剂进攻而迅速质子化,其次是ROH对异头碳正离子的亲核过程[4] 。在酸性环境中,易发生副反应。葡萄糖在酸性催化剂下,分子间的羟基易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该化合物易脱水聚合而变黑形成腐黑物。
(a)工艺:
一步法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以葡萄糖和高碳脂肪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烷基糖苷[5]。在直接糖苷化法工艺中,糖与醇直接缩醛化,得到糖苷,不需要引入低碳醇,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艺步骤也更为简洁,反应速度也更快。但直接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反应时高碳醇ROH一般需过量, 故反应产物中含有大量高碳醇,导致产品品质降低。
转糖苷化法是低碳脂肪醇在催化剂作用下,首先与葡萄糖进行糖苷化反应生成低碳糖苷,再与高碳脂肪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高碳链的烷基糖苷。转糖苷化法操作技术简单,合成过程较易实现,反应条件温和,生产过程易控制。但这种生产工艺获得的烷基糖苷产品质量较差,产物分离麻烦,并且生产规模小,不适合于大量生产,因此实际生活中很少用于工业生产。
(b)改进: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