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复绿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14 12:06
摘要

废弃矿山土地复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开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壤结构破坏、理化性质恶化,严重制约了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废弃矿山复绿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生物改良技术以及联合改良技术,并对不同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废弃矿山复绿土壤改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复绿;土壤改良;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

##1.1废弃矿山
废弃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已被开采殆尽、关闭停产且未经任何治理的矿山,其特点是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结构破坏、理化性质恶化、重金属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2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和生态工程学原理,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重建,使受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尽可能接近其自然状态的过程。


##1.3复绿
复绿是指在受损土地上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植被覆盖,重建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是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1.4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过程,是废弃矿山复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研究概况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全球性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复绿土壤改良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