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中孔雀石绿的检测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12 07:12

一、课题背景

孔雀石绿为具有金属光泽的结晶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它可用作杀菌、驱虫剂,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较强的一类,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从1936年开始,有了孔雀石绿作为兽药使用的记录。这种药物对于鱼类的水霉病、烂腮病、烂鳍病、寄生虫病及河蟹类等的纤毛虫病、寄生虫病等有较强疗效。但孔雀石绿可导致哺乳动物的肝脏、甲状腺癌变。动物试验表明无色孔雀石绿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从而说明孔雀石绿致甲状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无色孔雀石绿是孔雀石绿的还原产物,是己知的孔雀石绿在鱼体及其他生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和存在形式,其危害比孔雀石绿更大,在体内残留时间也更长。同时,无色孔雀石绿可诱裂肝细胞,在1998年美国国家毒性检测研究中心,所做的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毒性和体内代谢试验中,用等摩尔浓度的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分别喂养雌性和雄性B6C3FImiee和Fisher344:ats28d,发现两种孔雀石绿均导致肝细胞液泡化,而无色孔雀石绿还会导致甲状腺上皮细胞液泡化,使T4和TSH水平下降;其代谢产物中发现有伯芳香胺和仲芳香胺,这再次验证其潜在结构致癌性。正是由于孔雀石绿的这些危害性,各国纷纷制定法律法规禁止孔雀石绿用于水产养殖。1993年,美国FDA己经将孔雀石绿列为优先研究的致癌性化学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也将孔雀石绿列为禁用药物。该药抗菌效果较好,价格便宜,不少业户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偷偷使用,因此对于孔雀石绿的监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用药泛滥现象较严重,加之管理相对滞后,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渔药的开发研究较晚,对药物在鱼体内的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药物残留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少。为了人类的健康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药物残留的危害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控制药物残留,积极做好药物残留的监控,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水产品安全。

  1. 要研究的问题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浸泡条件下孔雀石绿在鱼中积累、代谢及分布状况。

  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原理

试样中残留物用乙腈提取,经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2、试剂

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适量氘代孔雀石绿、氘代隐色孔雀石绿标准品,用乙腈分别配置成100mu;g/mL的标准储备溶液

混合内标标准溶液:用乙腈稀释标准储备溶液,配置成每毫升含氘代孔雀石绿和氘代隐色孔雀石绿各100ng的内标混合溶液。-18℃避光保存。

3、样品制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