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形棘豆各提取部位对A549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筛选文献综述

 2023-03-03 10:03

摘 要镰形棘豆是豆科棘豆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是重要的传统藏药材,在西藏资源丰富且药用价值高。

本文主要对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镰形棘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又称莪达夏,系豆科棘豆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据《晶珠本草》等藏药药典记载,其以全草入药,味辛、性寒,入肺、脾二经,主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等地的高海拔地区。

镰形棘豆由于具有突出的抗炎疗效,是藏医的三抗炎药之一,享有草药之王之的美誉[1],具有清热解毒、涩脉止血、生肌愈疮、通利大便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炭疽、麻风、流感及扁桃体炎等,是藏药六味镰形棘豆散[2]、奇正贴膏、二十五味莪大夏丸、藏红花油、消痛贴膏等多种藏药复方或藏成药的主要药味。

目前从镰形棘豆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及萜类等化合物,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脓毒症、抗氧化、防紫外线损伤、抗缺血缺氧性损伤、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促凝止血、抑菌、止咳祛痰等广泛的药理作用[3]。

1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1.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镰形棘豆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多达二十余种[4-6]。

Zhang XJ 等[7]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27个黄酮类成分,其中异黄酮10个、二氢黄酮9个、二氢查耳酮3个、黄酮醇3个、黄烷2个。

1.2 生物碱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既是镰形棘豆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潜在的毒性成分,分为吲哚里西啶类、喹诺里西啶类和酰胺类3类。

其中,吲哚里西啶类以苦马豆素及其类似物为主,喹诺里西啶类以黄华碱和臭豆碱为代表,酰胺类以N-(2-苯乙基)-肉桂酰胺为代表[5]。

上述3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极性差别较大,其中吲哚里西啶类极性较大,酰胺类次之,喹诺里西啶类最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