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目的
本课题拟开展茯苓皮总三萜的水煎提取工艺研究,以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筛选最佳工艺参数,为茯苓皮总三萜部位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2 文献综述:
茯苓皮是多孔菌种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菌核的干燥外皮。其性平,味甘、淡。利水消肿,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1]《本草纲目》曾记载茯苓皮:“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2]茯苓成熟后,选晴天采挖。采集的菌核先堆放在不通风的室内,使水分慢慢蒸发逸出(俗称发汗),剥下外皮称“茯苓皮”。茯苓皮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面淡棕色并常带有白色或淡红色的皮下部分,质较松软,略具弹性,气微、味淡,嚼之粘牙。[1]
2.1 茯苓皮的历史沿革研究
茯苓,始载于《五十二病方》,写作“服零”,[3]茯苓的名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4]东汉《伤寒杂病论》中有“茯苓白术甘草汤”、“五苓散”等方中用茯苓。[5]东汉《中藏经》卷六首次记载了以茯苓皮入药的“五皮散”。[6]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中延续了《神农本草经》的记载。[7]可见早期茯苓一般以整体入药,直至东晋时才有了茯苓和茯神之分。[8]2015版《中国药典》 对茯苓皮的性状、鉴别等有了详细的叙述。
2.2 茯苓皮的化学成分
茯苓皮中含有茯苓糖、茯苓酸、树胶、蛋白质等化学成分。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大于茯苓皮,茯苓皮中的三萜类成分是茯苓的两倍多。[9]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羊毛甾烷三萜烯型和3,4-裂环羊毛甾烷三萜烯型。羊毛甾-8-烯型三萜具体分为茯苓酸、土莫酸、依布里酸、25-羟基茯苓酸、25-羟基-3-差向去氢土莫酸等[3]
2.3 茯苓皮利尿作用机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