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30 11:10

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率先对建筑废弃物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香港特区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了 80%以上,但两地仍以填海、作路基材料为主。本世纪以来,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建筑废弃物危害和潜在价值的认识也逐渐成为共识,建筑废弃物的利用成为一个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建筑废弃物管理和处置方法,产业界也在尝试建筑废弃物利用的有效途径。河北、北京、江苏、安徽等地已有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配制二次混凝土用于路基建设、住宅建设、建筑基础处理以及生产免烧砖、仿古砖等的实践。由于看好其潜在发展空间,国内建筑废弃物加工企业逐渐兴起,如河北一家企业已经形成年产 1.5 亿块免烧砖的产能。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国内建筑废弃物加工企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总体规模小。由于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利润率低,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低,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2)前期投入大。建筑废弃物加工企业一般设在城区或城郊,征地费用高,特别是大城市,征地费成为主要的前期投入。而且建筑废弃物处理需要破碎、筛分、分选、磨细等工序,设备种类多,投入大;另外,企业生产会有噪音和粉尘污染,环保建设方面要求高。(3)生产成本高。与天然原料相比,建筑废弃物加工设备复杂,还涉及部分人工分选工序,运行成本较高。另外,有些企业远离城区建设还会导致运输成本高。(4)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建筑废弃物成分复杂,分类困难,很难保证原料的均一性,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生产较高档次的产品。(5)产品市场难以形成。再生产品属于新兴替代产品和材料,未纳入现有技术规范,再加上再生产品的产品标准缺失,用户对再生产品的使用还存在疑虑,市场开拓比较困难。综述以上几个原因,想要打开市场大门,建筑垃圾利用领域更需要科技进步,目前国内的建筑废弃物研究表现为两多两少,即实验室研究多、理论研究多;应用技术研究少、工程应用研究少,对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研究几乎是空白,说明科技投入没有跟上。尽快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样是推进建筑垃圾利用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建筑物开发之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建材原料开采、建材制造、施工建造、日常使用、拆除废弃等,皆对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这些废弃物如果没有妥善的处理,最后往往与都市废弃物同时进入都市废弃物处理系统(如掩埋、焚化等),造成废弃物处理体系的超荷负担。因此如能将其妥善利用将可提供作为建筑或公共工程所需之材料,此对于减少天然资源消耗及推动绿建筑理念将有积极功用。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将建筑垃圾转变成再生产品的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60%-90%。粗略估算,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垃圾至少也有50%可转化为生态建筑板材等再生产品,并可创造价值达数千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