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平台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以抖音为例
摘要:本文献综述对社交电商、社交电商平台、价值共创的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为撰写毕业论文提供观点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社交电商; 社交电商平台; 价值共创; 互动
一、文献综述
- 社交电商
社交电商又称社会化电商(social commerce),是指将关注、分享、沟通、讨论等各种社交互动的元素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1],James Surowiecki于2004年首次提出,之后在 2005 年 12 月,雅虎首次引入了“社会化商务”一词,将其定义为“运用社会化媒体工具,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在线协助购买和销售产品或服务”[2]。2018年,随着我国国内社交电商兴起,拼多多、蘑菇街等社交电商的出现,行业规模逐渐增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联合阿里巴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集团与研究中心于2020年发布了《电子商务业务术语》,在书中社交电子商务被定义为基于人际关系网络,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从事商品或服务销售的电子商务模式。
田雨晴认为社交电子商务有社交媒体技术、群体互动和商业行为这样三个重要的属性[3]。同时,罗丹丹,王茜提出社交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引导用户消费。他们也分析总结了社交电子商务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移动支付受到限制,流量消耗过大,行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4]。王建通过研究国外社交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现状后指出,基于社交网络和兴趣偏好的电子商务是未来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方向[5]。而唐玮璘认为我国社交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中可能存在资金和资源不充足,同类别产品的竞争过于激烈,对单一平台过度依赖等问题和局限性[6]。在对社交电商的特点以及其发展现状方面,已经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在社交电商发展战略方面,黄鼎运用双边市场理论工具对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研究后认为,以兴趣垂直为基础的第三方社会化电商平台在行业中是最具竞争力的[7]。孙少军和张宇红认为,第三方社交电子商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并以直截了当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内容[8]。用户关注并收集他们喜欢或感兴趣的商品,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化。侯春来认为在移动化,社交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可以以互动式的社交电商作为重点发展[9]。对用户流量考虑在内的基础上,运用互动和传播的机制,采用去中心化的卖场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终端,最终实现倍增式扩散,使得整个过程中点对点的传播更加精准。
对国内的社交电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其对社交电商的研究从数量上就已经呈现一种增加的态势,其研究也逐渐呈现一种多态势的发展。
- 社交电商平台
学术界对于平台研究最早起源于于“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理论,此后随着平台企业的不断发展繁荣,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渐完善。Chakravarty等认为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互相依赖的双边或多边用户的组织,形成聚合大量用户的平台网络,从而实现价值共创共享[10]。罗珉等认为平台是强化在信息和沟通技术下商业模式的安排能力的组织[11]。刘江鹏认为平台是一种聚集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空间,本质上是界面规则,在价值创造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12]。虽然现在对平台的定义并不统一,但各学者都强调平台的两个特性:一是技术属性,平台的本质是一种设计模式或者技术架构。二是连接作用,平台利用技术架构连接不同的对象,在连接中创造价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