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2013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走过10周年。中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就医药而言,中国与东盟医药贸易近年来飞速增长,特别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98%的医药产品进入“零关税”时代,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医药开放合作向前发展。2010年,中国东盟医药贸易额为33.35亿美元,增长28.6%,到2012年,贸易额已经增加到51.16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3.7倍。东盟已成为我国医药企业走出去的理想之地,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将目光投向东盟市场,在那里寻觅商机。
东南亚地区医疗水平良莠不齐,并且受制于基础设施和资源因素,医药生产力较弱,对进口依赖程度高。因此,无论从政策还是需求层面上,东南亚医药市场都是我国出口的理想之地。
选题主要关注与我国医药贸易往来频繁的东南亚国家:新加坡,菲律宾,马来,泰国,印尼和越南的中药材市场发展与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展望、政策法规和优惠条件。对我国药品出口东南亚主要市场的发展和现状进行综合叙述,探讨我国出口东南亚药品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讨论对策和措施。通过叙述我国中成药、原料药、西药、中药材(主要以中药为主)等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情况和现状分析,结合政策法规,优惠条件和市场状况等因素,最终能够综合清晰的反映21世纪以来我国药品出口东南亚市场的发展和现状,并且能够讨论出我国药企在出口东南亚市场的出路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文献综述
我国与东南亚的医药贸易由来已久。近二十年间,我国与东南亚医药产业形势风云变幻,同时我国药品出口东南亚市场也经历了新的发展。1990年《印度尼西亚医药市场的几个特点》一文的作者就代表北京制药装备联合发展公司赴印尼考察了当地医药市场。浅析了印尼市场的情况,阐释了我国进入印尼医药市场的契机和对策;而写于1994年的《中国医药在越南的市场潜力很大》和《泰国药品市场需求增长》分别叙述了我国药品在越南和泰国需求不断增大,市场不断拓宽的趋势;1998年,《中药的国际贸易》一文指出,东南亚成为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占17%,其中,新加坡占东南亚进口中药材的65%。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直至2007年,《中医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研究(Ⅱ)-———中医药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文,深刻地讨论了中医药尤其是中药在东盟的机遇与挑战,充分认识到中国中药出口的显性优势主要体现在中药材进出口的比较上, 是属于初级加工低附加值的比较优势。面对日韩竞争,我国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东盟:医药“出走”理想之地》一文分析了东盟市场的现状并阐述了我国进入东盟医药市场面临的挑战。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更加便利了我国药品“出走”东盟。文章阐明了东南亚医药市场的两大特点:一是各国家医药卫生水平各不相同,二是医药进口需求旺盛。近年来,东盟国家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资,与多个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降低关税,并在东盟国家内部实施协调一致的标准,逐步与ICH和WHO指南接轨,促进医药贸易发展,成为中国医药企业重点关注和努力开拓的新兴市场。2003~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药品出口东南亚集中程度高,主要以西药为主,特别是化学原料药。截至2014年,东盟已成为继美国之后我国第二大医药出口市场。存在的挑战有四方面,其一是我国药品出口仍以原料药为主,而高附加值的制剂产品比重偏小;二是东盟各国的监管政策趋严,注册法令法规不明确,文件体系要求较高,程序繁琐,且尚未形成互认;三是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营销渠道建设困难;四是不当的边境贸易,加剧了我国进入东盟医药市场的风险。
针对中国药品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主要障碍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东盟各国医药市场差异较大;药品注册;文化、法律、社会关系等障碍;境外营销渠道建设困难;不当的边境药品贸易的负面影响;印度强有力的竞争等。《“分层”开发东盟医药市场》一文综合经济、政策背景等因素将东盟市场分三层进行开发,针对药品生产能力相对比较好,药品监管体系比较完善第一、二层以及药品生产能力弱,急需基础药品的国家(如老挝、缅甸)制定不同的市场策略和营销模式。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