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600T供水船主机选型分析及管路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4-06-24 04:06
摘要

港口供水船作为保障港口船舶用水需求的重要装备,其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对船舶的性能、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港口600T供水船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的背景及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主机的技术参数、经济性和环保性,并结合600T供水船的实际工况,确定了最佳主机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供水船的供水系统和压载系统管路进行了设计,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管路计算方法、管路布置方案以及主要设备选型.最后,总结了港口600T供水船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港口供水船;主机选型;管路系统设计;供水系统;压载系统

1.相关概念

1.1港口供水船港口供水船是一种专门为停泊在港口、码头以及锚地船舶提供淡水的特种服务船舶.供水船通常配备大容量的淡水舱以及输送淡水的泵和管路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将淡水输送到目标船舶.1.2主机选型主机选型是指根据船舶的类型、用途、航行区域、设计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发动机作为船舶的动力装置.主机选型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性能、经济性和可靠性.1.3管路系统设计管路系统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功能需求,对船舶上各种流体(如淡水、压载水、燃油、润滑油等)的输送、分配、控制和处理进行设计.管路系统设计包括管路计算、管路布置、设备选型等内容.

2.研究概况

船舶主机选型是船舶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陈家旺等[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船舶主机选型模型,通过对不同类型主机的技术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实现了船舶主机选型的量化评价.王庆等[2]采用组合赋权和物元分析法对船舶主机进行选型,综合考虑了主机的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和环保性能,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刘志刚等[3]针对内河船舶的特点,基于AHP-熵权法构建了主机选型指标体系,并对不同类型主机的指标权重进行了确定,为内河船舶主机选型提供了参考.张金宝等[4]则提出了基于改进VIKOR方法的船舶动力装置选型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决策指标之间的冲突和不可比性问题.
在船舶管路系统设计方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管路优化布置、管路振动噪声控制、管路系统仿真分析等方面.例如,缪国平[10]在其著作《船舶管系设计》中系统地阐述了船舶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和规范,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为船舶管路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而王德禹[11]在《船舶设计原理》中则重点介绍了船舶总体设计和各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中也包括了对管路系统设计的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管路系统设计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管路系统设计中,可以直观地展示管路布置方案,并对管路系统的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优化管路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20].
此外,一些学者还开展了针对特定类型船舶的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研究.例如,张伟[5]对600m³江海直达散货船进行了设计,何杰[6]完成了1500t吸砂式挖泥船的设计,陈永华[7]则对1000t/h泥浆船进行了设计,这些研究都涉及到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的内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3.主要研究方法

3.1主机选型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港口600T供水船主机进行选型.AHP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层次和因素,并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因素的权重,最终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得分,从而选择最优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主机选型问题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为选择最优主机方案,准则层包括经济性、技术性能、环保性等因素,方案层为备选主机方案.(2)构造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构建判断矩阵.(3)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利用特征向量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判断矩阵的逻辑合理性.(4)计算方案得分并排序:根据各因素的权重和各方案的评分,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得分最高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3.2管路系统设计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港口600T供水船管路系统设计.CAD软件可以实现管路的三维建模、管路计算、管路布置以及设备选型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具体步骤如下:(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船舶的功能需求,确定管路系统的功能要求,例如流量、压力、温度等.(2)管路计算:根据系统需求和流体力学原理,计算管路的直径、壁厚、流速等参数.(3)管路布置:利用CAD软件进行管路的三维建模,并根据船舶的结构和空间布局进行管路布置.(4)设备选型:根据管路系统的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泵、阀门、管件等设备.(5)仿真分析:利用流体仿真软件对管路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管路系统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6)出图:根据设计结果,利用CAD软件生成管路系统布置图、管路系统原理图等技术文件.

4.研究述评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船舶主机技术和管路系统设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船舶主机自主研发能力、管路系统设计自动化水平、管路系统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未来,港口600T供水船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机智能化控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船舶主机控制系统,实现主机的智能化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2)管路系统轻量化设计技术: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对管路系统进行轻量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船舶的重量,提高船舶的航速和经济性.(3)管路系统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随着船舶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管路系统振动噪声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管路系统的振动噪声,提高船舶的舒适性.(4)管路系统数字化设计技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管路系统设计,可以实现管路系统的三维建模、仿真分析、虚拟现实等功能,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总之,港口600T供水船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港口600T供水船的性能、经济性和环保性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5.总结

本文针对港口600T供水船主机选型及管路系统设计这一课题,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主机选型和管路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主机选型,本文提出了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保性等多个维度对备选主机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最优方案.在管路系统设计方面,本文建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并对管路计算、布置、设备选型以及仿真分析等关键环节进行了阐述.
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主机智能化控制、管路系统轻量化设计、振动噪声控制以及数字化设计等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港口供水船的性能和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为港口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家旺, 王玉超, 周晓辉, 等.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船舶主机选型研究[J]. 中国航海, 2020, 43(4): 114-118.

[2] 王庆, 张静, 李瑞环. 基于组合赋权和物元分析法的船舶主机选型[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9, 45(4): 117-122.

[3] 刘志刚, 张成根, 邵健, 等. 基于AHP-熵权法的内河船舶主机选型研究[J]. 船海工程, 2021, 50(1): 111-1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