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新生 ——苏州市陆慕老街片区城市更新设计-4文献综述

 2023-06-05 09:06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开始由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规划。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再到2021年城市更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都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强调以人为本和以提升质量为主的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

作为城市发展逐渐步入成熟阶段的主要城市发展政策和关键性任务,我国当前的城市更新工作已变得愈发地重要和紧迫。

二、发展历程在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了其定义:城市更新就是有关改善城市的建设活动,包括对城市房屋的修缮改造,对公园、街道和绿地等环境的改善,对土地利用或地域地区的重新规划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市貌等。

虽然城市的更新改造几乎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但是现代意义上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则是始于1950年代的西方国家。

19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概念发生了六次明显变化:从1950年代的城市重建、1960年代的城市复苏,到1970年代的城市更新、1980年代的城市再开发',再到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再生和城市复兴。

总体来看,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背景、参与对象、更新途径和更新结果。

第一阶段(二战后至1960年代前),以推土机式重建为特点,目的是改善城市基本环境卫生和生活条件;第二阶段(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末),以国家福利主义色彩的社区为特点,目的是解决住房紧张和偿还基础设施欠债;第三阶段(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步),以市场导向的旧城开发为特点,目的是复兴旧城的经济活力;第四阶段(1990年代至今),以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为特点,推进物质、经济和社会多维度的复兴,高度注重人居环境的塑造。

我国的城市更新始于计划经济时代(1949年至1965年),主要围绕工业建设探索城市物质环境的规划与建设;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破坏后,在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1980年代末),以恢复城市规划与进行城市改造体制改革为目的,实行全面、综合、分批进行的城市更新;在世纪末的经济转型时期(1990至2000年),我国以地产开发与经营主导的城市改造为主,在资金筹措方式多样化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推动了更新中的决策与利益的多元化;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更新愈发多元化、综合化,在学习西方城市更新经验的基础上,关注点更集中于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出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更新改造方法,如广东的三旧改造,城市规划的模式由增量开发向存量规划转变,街区、社区等小尺度的改造也在城市更新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