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对于“害怕”理解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11-27 09:11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人的情绪、情感问题当今被许多学科的研究所重视,总体来看,心理学研究较多,国外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80年代以来有长足的进步。害怕是比较消极的情绪,是个人安全受到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尤其是3岁~6、7岁的幼儿,开始频繁出现恐惧心理,但是孩子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呢?有些我们成人看起来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或事物,但是幼儿看到了之后就会露出抵触、害怕的神情,如果成人不理解幼儿的这种行为并对此做一个比较好的反应和解释,幼儿会对这个事情或事物一直保持着不必要的恐惧。而这或多或少影响到幼儿日常生活,有些甚至对幼儿成长产生难以消除的不良影响。

笔者通过文献的查阅,发现国内外关于儿童“害怕”的相关研究并不多,笔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剖析幼儿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而了解恐惧心理的本质,将对幼儿个体的日常生活,并对恐惧心理不良影响的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性帮助。

(二)概念界定

1.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也因为有不同的需求面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1]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2]

2.消极情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