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英语译文中的常见问题文献综述

 2023-01-17 10:01

题目:功能翻译理论与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摘要英语译文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论文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摘要及其英文版是毕业论文和投稿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论文摘要的英译,并未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本论文笔者通过查阅和修改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些毕业论文发现,一般来说,学生英语论文的摘要都是经过这样的过程加工处理而成:中文写-中文改-中翻英-英文改。可是由于学生对英语了解和掌握不足,尤其是在英语写作和翻译方面缺乏一定的训练,翻译出来的英语译文中错误、不妥之处仍然屡见不鲜:从简单的单词拼写错误、语法运用错误到令人费解、造成疑惑或者歧义的句子。这些错误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论文的水平和档次。如果优秀的论文要向外文或国际性的期刊投稿,英语部分不合格的话无疑会被专业的审稿人士退回修改,增加程序且耽误时间。所以,总体而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论文写作或翻译具有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拟通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同时参考摘要写作标准,为大学生及研究生的论文摘要翻译及其修改老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理论依据及文献综述

功能翻译理论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功能翻译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该理论指出,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从其诞生到发展至今,许多学者将其运用到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这一点得益于其广泛性和实用性,其范围涉及文学、法律、理工、医药、新闻传播等学科,同时也应用于广告、企业翻译、电影字幕、商务合同等领域中。如吴军、高晓鹰(2003年)在《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定位于文化的功能翻译理论拓宽了翻译的视野,把翻译放到了一个综合原文作者、译文作者、译文读者多重关系的动态的行为范畴。贾文波(2007年)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文化转换与交际互动为功能翻译理论核心、根据翻译要求谋篇布局、根据文本功能实施翻译策略和根据文化情景重构译文内容。

近几年来,将功能翻译理论与论文摘要英译结合起来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比如,杨宁和陈少康(2010年)提出强调了语法翻译需谨遵规范,翻译的标准是摘要译入语的语法规范。王芳芳(2010年)认为论文英语摘要应该遵循英语摘要写作标准、从读者角度换位思考和对原文忠诚的三个原则。而李文婧(2012年)指出科技论文摘要既要准确地传达论文中的信息又要具有感染读者的功能,让国外的读者通过阅读英文摘对论文本身产生兴趣。要求其传达的信息要真实,有效和语篇连贯。张春芳(2012年)认为学术论文摘要是信息功能为主、呼唤功能为辅的文本,而中英文摘要与英文摘要的文本功能相同。为了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译文须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在译语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彭秀林(2012年)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对医学论文摘要中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分别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列出适当的翻译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